石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城市能源、城市气候等。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或参与重要工程设计咨询项目多项,包括中国国学中心、紫东核心区、埃克森-美孚石油总部大楼等。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编团体和地方标准3部,获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各类国际学术奖励多项,指导学生获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和设计竞赛奖十余项。

      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和多本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等学术职务。




      李佩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博士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米兰理工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建筑热环境与热舒适相关研究。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企业横向课题1项;参与国内外纵向课题13项,参与企业横向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SCI论文36篇,引用量2200余次,H指数19;ESI前1%高被引论文2篇、学术领域顶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最优论文1篇、国际会议优秀论文1篇。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担任教育部教指委建筑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30余本国际期刊审稿人和2本国际期刊特刊编辑。参编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相关的全国团标和雄安新区地标。





      王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节能,城市建筑能耗模拟,低能耗街区设计。

      发表中英文论文20篇,其中SCI检索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科院一区SCI论文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合作撰写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城市形态、气候与能耗》专著1部(第2作者);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意大利米兰理工访学一年。



       徐福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建筑节能技术与材料,城市环境与人居健康。
       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担任BAE、JHM、SCS等10余本SCI期刊的审稿人。曾获ISIAQ会议支持奖、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次)等荣誉。




       许宇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后,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大空间室内环境营造、工业场所人工环境控制。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期刊论文9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第三届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会议学术新人提名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